怎樣調動這些種植大戶的養地積極性?近年來,種地養地已成業內共識,種地養地關乎農產品提質增效,關乎農民持續增產增收,關乎農業可持續發展,許多生產企業都開發了這方面的功能性肥料,并作為主推產品,但經銷商反映,由于一些種植大戶流轉土地一般簽的合同也就3-5年時間,合同到期后,土地還能不能流轉,都不好說,畢竟地不是自己的,因而并不愿意在養地方面多投入。 有業內人士提出,可以將流轉土地的合同簽10年,或更長一些。但是據了解,由于流轉土地價格各地差異很大,而且價格在不斷變化,被流轉土地的農民更愿意隨行就市,并不想簽太長時間。究竟如何才能調動這些大戶的養地積極性?近日《中國農資》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,托管服務是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。 “現在包地的人不養地,打一槍就走,土地托管不是這樣的,一畝地多少錢,保農民多少糧食,找好下游的加工廠,訂制優質水稻、小麥等,通過衛星定位等技術實行統一管理,標準化生產,并高于市場價全程收購,這樣完全可以做到種地養地相結合,并調動農民種地養地積極性,托管服務是一個方向?!焙倍踔猩鷳B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代中旭分析認為。 農民愿不愿在養地方面投入,關鍵看收入情況和劃不劃算,托管服務讓其種出差異化農產品,收入增加了,以調動其積極性。同時,代中旭表示,現階段,要真正實現土地的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,為50、60后今后不能種地了,又沒有實行合作社形式的這些農民,要通過托管服務為他們找到出路。他舉例說,如寧夏客戶托管7300畝土地,擁有18臺無人機和十幾臺拖拉機,今后可做到10萬畝的土地現代化管理,包括土壤檢測、物聯網信息和田間管理等。今后,他將只做整個信息化平臺的管理,搭建平臺,細化機械耕種、植保等服務,對接、打通上下游資源。有了這樣的平臺,有了托管服務,農民科學種田就不愁了,種地養地更不是問題。 代中旭坦言,下一步,鄂中準備讓有能力、有想法的核心經銷商去參觀學習,也做托管服務。因為現在農村還能種地的農民普遍年齡偏大,不懂科學種田,浪費、隨意性很強,跟風很嚴重,這些農民需要托管服務。但有些地方的托管并沒有托管下去,黑龍江有個經銷商一下托管了40萬畝地,但由于規模太大,服務和管理各方面都跟不上。所以不能過大,要一步一步來做,托管也要適度規模。 從近期采訪中,記者感到托管服務已成為廠商的又一共識,代中旭說出了企業心聲。服務,就是要解決問題,而托管服務,就是要解決農民種地的所有問題。養地是關乎怎么種地的一個關鍵問題。適度規模流轉土地,解決了誰來種地的問題,土地托管服務不僅解決了誰來種地的問題,還解決了怎么種和種什么的問題?,F階段,各地土地流轉進程不一,土地托管服務模式也各異,托管服務組織不僅可以托管小農戶,也可以托管種植大戶,通過托管服務實現農業的標準化生產,以提升我國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。 農民種地要算賬,也需要引導,托管服務是小農戶對接現代農業的有效途徑,也擔負著引導農民科學種地的責任和使命。相信,在肥料廠商的共同推動下,各地會涌現更多專業的托管服務平臺和組織,不僅種地養地不成問題,而且農民持續增產增收也不是問題! 下一篇種業被稱為農業的“芯片”
文章分類:
行業新聞
|